0

    “合作式教学”理念贯穿的课堂可以如何设计?

    2年前 | admin | 180次围观

    自转地球_地球公转方向和自转方向_地球自转的线速度是

    作为国际课堂与中国传统课堂最本质的区别——教学方法,不知各位准国际老师们掌握到什么程度了呢?之前我们分享过以经济现象为例的《探究无差异曲线及其相关规律》探究式教学法实操课堂设计,今天,我们再来看看以“合作式教学”理念贯穿的课堂可以如何设计。

    合作式教学法回顾

    内容

    合作学习是一种结构化的、系统的学习策略,由2—6名能力各异的学生组成一个小组,以合作和互助的方式从事学习活动,共同完成小组学习目标,在促进每个人的学习水平的前提下,提高整体成绩,获取小组奖励。

    实施流程

    教师: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巡视诱导→点拨释疑→完善补充→基本应用→质疑解难→激励创新→课后反思

    学生:引导自学→大胆假设→分组操作→分组讨论→合作交流→验证假设→设置疑问→拓展创新→全课总结

    评价

    由于合作式学习在改善课堂内的社会心理气氛,大面积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促进学生形成良好非认知品质等方面实效显著,很快引起了世界各国的关注,并成为当代主流教学理论与策略之一,被人们誉为“近十几年来最重要和最成功的教学改革”。

    地球自转的线速度是_自转地球_地球公转方向和自转方向

    课堂设计案例

    物料准备

    » PPT、视频片段

    »课堂讲义

    »地球

    Lead in

    创设情境

    播放《流浪地球》片段

    在影片中,“流浪地球计划”是为了将地球带出太阳系,但我们回到现实中,这一想法能够实现吗?目前为止地球自转的线速度是,人类踏足最远的地方是距离我们38万公里的月球,显而易见以我们目前的科学技术,要离开太阳系是绝对不可能的。

    那我们目前能做的是什么呢?

    要了解我们脚下的这颗叫做地球的行星,我们了解它,才能更好的保护它,当真的遇到危难之时才能有更好的应对方法。因为这是目前为止人类唯一可以赖以生存的家园,这也是电影中为何要不顾一切带地球逃生的一大原因。

    地球到底是如何不偏不倚的创造了适合我们人类生存的环境,在浩瀚宇宙无数个天体中C位出道呢?

    这就和我们今天需要来一探究竟的课题——《地球的自转》密切相关了。(由情境切入课题)

    Ask questions & Discussion

    提出问题+发起分组讨论

    播放一段《斗转星移》视频资料。发起分组进行讨论:大家在这个视频中都看到了哪些现象?

    Grouping

    分组

    分组方式一:当堂分组

    分组形式二:课前分组

    Inspiring

    巡视诱导

    小组讨论,教师巡视诱导。小组讨论完毕之后,请几个小组分享他们观察到的现象。

    大家在短片中观察到的现象,比如太阳、月亮东升西落,地球黑夜白天有规律的交错等等,都是因为什么原因产生的呢?

    小组合作讨论。

    地球公转方向和自转方向_自转地球_地球自转的线速度是

    Discussion

    再次引导讨论

    每个小组都有拿到一个地球仪,相信大家对它也不陌生,那么大家发现地球仪能体现了地球有什么特征呢?

    Explaning

    点拨释疑

    地球仪最直观的特征就是它可以转动,但可以360度随意转吗?大家观察这个地球仪,有一根小棍儿斜插入地球中央,让地球绕着它自西向东的转,这根“棍儿”叫做地轴。实际上地轴是看不见的,是人们假想的一根轴来方便描述地球的自转运动的。

    地轴总是指向北极星,它通过地心,连接南北两极,与赤道垂直。

    当大家按照自西向东的方向转动面前的地球仪时,地球的自转就产生。

    Summarizing

    阶段小结

    总结:地球围绕地轴自西向东旋转,旋转中心是地球,北端始终指向北极星附近。

    地球的自转方向是自西向东,那大家来想象一下,假如你站在北极或者站在南极的时候,地球的自转方向会发生怎样有趣的变化呢?

    评价:在学生了解简单的知识之后,进一步提出较难的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思考。

    带着这个问题,来做一个有趣的小活动。

    各小组讨论如何通过肢体动作模拟地球在自转的同时还在绕日公转的过程。(期间,教师巡视诱导)

    讨论结束后选择两组上台演示,教师在第一组演示过程中提问“当在南北极点时地球自转的方向如何?”(得出北逆南顺的规律)

    在第二组演示过程中,提出新的问题:“地球自转一圈也就是它的自转周期是多久呢?”

    注意:

    1、把握小活动在课堂时间的占比

    2、讨论过程注意控制课堂秩序

    3、要仔细注意学生的活动演示,发现问题应及时纠正

    4、如果学生讨论后的结果是错误的,只要引导和解释正确答案即可,活动和讨论的目的在于培养团队合作及自主思考和探究的能力

    学生可能的回答:24小时(是常见的错误回答)用常识性错误与正确答案作对比更容易使学生记住知识点。

    Explaning

    点拨释疑

    太阳自转一周到底是不是我们所度过的一天24小时呢?我们来看这张图。

    地球自转的线速度是_地球公转方向和自转方向_自转地球

    当地球的P点直对太阳时,地球从E1点开始自转的同时也开始绕日公转,当转到E3点时,地球上的P点再次直对太阳,这样地球就完成了一天一夜的旋转,即24小时。E1到E3的地球自转时长成为太阳日。

    但当以遥远太空中的一颗恒星为参照物时,地球上的P点正对某一恒星,从E1处开始自转的同时进行绕日公转,当它公转到E2点时,地球的自转已经使得P点再次直对了这颗恒星,这时候地球自转只用了23小时56分04秒地球自转的线速度是,称为恒星日。

    地球自转的真正周期为恒星日。

    自转角速度:地球表面某点在单位时间内转过的角度。

    我们已知了太阳日是24小时,很容易得出自转角速度为=360°/24h=15°/h=1°/4min

    且角速度除极点外均为15°/h

    那么自转线速度呢?线速度的解释给到大家,请小组讨论一下怎么计算线速度。

    自转线速度:地球表面某点在单位时间内转过的弧长。

    地球自转的线速度是_自转地球_地球公转方向和自转方向

    评价:在解决了简单的问题之后提出较难的问题,引导学生更深入的思考。

    老师解释算法并总结公式:

    纬度线速度的计算公式:

    V赤=2πR/24

    V=V赤COSα

    线速度由赤道向两极递减,赤道最大,两极最小为零,南北纬60°约为赤道的一半

    Summarizing

    课堂总结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知识点:

    地球公转方向和自转方向_地球自转的线速度是_自转地球

    板书设计

    Innovation & Reflection

    激励创新→课后反思

    在课堂讲义的最后有课后小组作业,请大家合作完成,形成小组报告,下节课来一起分享大家的有趣发现。

    课后小组作业

    1、在实际生活中及各种媒体上去观察、发现、查找能说明地球自转的事例,及地球的自转对我们生活生产的影响。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资料的整理和交流。

    2、对“太阳钟”进行观察、记录。记录并比较卡片阴影长度在同一天不同时刻的变化,并用所学知识解释原因。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