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郭文1.:旅游基础理论,文化旅游,旅游者需求(组图)

    2年前 | admin | 246次围观

    【编者按】

    日常生活中的“旅游概念大家认为不难理解。但是,翻开教科书或进行旅游相关统计时,大家又会发现“旅游”被大多数研究者或从业者认为是“十分复杂的现象”,而且好像“没有一个准确的衡量尺度”。在徐菊凤教授发表于2016年第8期《旅游学刊》的论文《论旅游的边界与层次》中,作者详细辨析了世界旅游组织拟定的统计性旅游概念的内涵与外延范围,梳理了相关文件对旅游、访问、旅行三大基本概念外延边界关系的界定和历史演变,提出了符合常识认知与逻辑规律的旅游和旅游者概念认知方式,回答了“为什么要寻求旅游概念的本质一致性”和“如何确立具有共识的旅游概念及其边界”等重要问题。旅游边界与层次的探索,有利于推动学界和业界进一步达成共识。

    ——本期编者:郭文

    1.作者简介

    徐菊凤(1964-),女,江西上饶人,北京联合大学旅游学院教授,休闲与旅游发展研究所所长。从事旅游研究近30年,出版论著9部,发表论文90多篇,主持完成课题10余项。主要研究领域:旅游公共服务,旅游基础理论,文化旅游,旅游者需求。

    酷狗杜义义真人照片_边界定义错误_见义不为的义什么意思

    2.写作背景

    众所周知,旅游学术界的一大硬伤,是对“旅游”这一元概念的认知存在巨大差异,撕裂性分歧造成的混乱在各种场合分分钟存在,让从事旅游研究的人说不清道不明,缺乏理论自信。我在旅游学术界浸润了20多年,早期较多关注行业发展与旅游者需求问题,近几年开始从事教学工作后,深刻体悟到基础概念认知不清造成的严重后果:一个人只要学习了旅游专业,就无法像常人一样正确理解旅游概念,而且难以自圆其说!由此我开始对旅游概念问题高度“敏感”,多方位思考,在2011年写出本人写作历程中最费劲的一篇文章《关于旅游学基本概念的共识性问题》,提交给《旅游学刊》25周年年会并发表于该刊2011年10期,引来很多关注,尤其年轻学子。其后,发现这事儿还没完,仍有大量问题存在,尤其涉及旅游统计数据时,旅游概念界定的问题就成为关键“梗”。因此,在旅游学刊确定下来2015年的年会主题为旅游统计问题时,我觉得可以借这个机会,再次梳理旅游的内涵与外延边界,因而有了这篇从统计角度切入旅游概念认知问题的论文《论旅游的边界与层次》。文章追本溯源,直击要害,阐明世界旅游组织出于国际经济统计角度提出的旅游定义,是导致旅游概念认知混乱的根源,而学术界对此缺乏理性的滥用,以及汉语翻译的系列错误,更加剧了旅游概念认知的长期性错误。文章在充分理解旅游统计口径之因之效的同时,也鲜明指出它导致的严重后果,尤其是对旅游基础理论具有强大阻碍和瓦解效应;指出对旅游、访问、旅行三词的理解与运用应该还归其本意,不应随意混淆;建议用纯旅游、准旅游、泛旅游、非旅游等家族性概念群来区分旅游与事务旅行的关系。

    写作这篇文章之前,需要充分积累有关旅游统计的知识与资料,了解国内外教科书及官方文件的概念界定方式,最重要的文献是吴泰岳老师提供的联合国文件《2008年国际旅游统计建议(IRTS)》的中英文资料,以及邢雪艳老师提供的日本官方旅游定义。除此之外,还做了一系列开放性探索工作(2013-2015年):邀请曾博伟博士前来讲解旅游统计的理论与实际问题;聆听国家统计局前司长翟志宏关于旅游卫星账户统计方法的讲座;更重要的是,与杜一力局长(客座教授)就旅游统计问题多次交流探讨,了解有关文件规定的事实背景。

    见义不为的义什么意思_酷狗杜义义真人照片_边界定义错误

    旅游统计与实际问题研讨

    此外,还专门举办了一次关于“旅游统计的边界问题”的专题沙龙,听取杜一力、谢彦君、王兴斌、宁泽群四位专家的观点。在此之前,笔者对旅游概念的技术性定义的质疑虽然有朦胧意识(例如在2012年对《旅游法草案》沿袭统计口径设定旅游概念的做法提出不同意见),但在缺乏权威证据与系统了解的情况下,并不敢轻易做出批判性分析,直到经过漫长的资料收集、事实了解与不同观点把握的过程,才敢于成文。

    边界定义错误_见义不为的义什么意思_酷狗杜义义真人照片

    旅游统计的边界问题研讨

    鉴于所讨论问题比较重大(自以为如此,呵呵),文章写完之后仍不敢释然。投稿之后,多方面反思,从题目名称到论点论据,不断给自己找茬,捕捉各种机会进一步搜集证据验证文章观点与价值。例如,在《旅游学刊》2015年会期间及之后,通过肖洪根老师及研究生金洁与世界旅游组织统计专家Meis Scott教授就此方面问题来回讨论了五六次,直到文章已经进入排版过程;向孙业红老师索取她与国外专家直接沟通获得的对旅游概念理解的观点;在外审专家提出意见一个月后(这里要特别感谢两位评审专家给出的褒奖之词与中肯建议),以读者身份重新审读一遍文章,检查文章观点的可靠性与论证的严密性,修补证据。还好,到目前为止,尚未发现可以动摇本文研究结论的观点或事实。虽然旅游界许多人在喊“旅游无边界”的口号,但不等于旅游(概念)真的无边界。

    对比西方的研究,也没有发现这种视角与程度的探究。英语界对旅游(tourism)概念争论最激烈的,莫过于两位重量级人物Steven·Smith与Neil·Leiper之间长达20年的交锋,他们的讨论在显示重大价值的同时也有两大遗憾:其一,参与者寡,只是“二人转”,学术商讨氛围不足;其二,论题跑偏,从最初的旅游是一个系统性概念还是一个产业概念,转移到旅游是不是一个可以准确衡量的产业,应该从什么角度衡量(供给 VS需求),旅游是全部产业还是部分产业。他们后来的文章成了各说各话,关注点不在一个层次上。Smith只认同旅游是产业,像其他产业一样可以从供给角度界定;Leiper认为旅游主要应从旅游者(需求)角度考虑,即使是产业,也只是部分产业(partial industry), 他在自己的书中揭示了世界旅游组织罗马会议(1963年)提出泛化的统计性旅游概念的原因,并对此定义提出不同意见边界定义错误,但分析得不够透彻。

    3.Highlight

    (1)统计视角下的“旅游”到底是什么。旅游统计的对象人群是外来访客(visitor);旅游统计的目标,是为了衡量外来移动人口对本地经济的消费贡献,因此我们所称的旅游经济,其实是“访客经济”;“访客”的外延大于“旅游者”,相当于不以就业为目的的所有旅行者;旅游统计的范畴大于旅游本身,包括了因个人和工作事务目的的各种出行活动。

    (2)旅游学者如何看待统计性旅游概念。学者的责任是认知真理边界定义错误,探究规则,而非盲从某种权威。理论界有必要清晰区分操作需要的统计性定义与概念性定义的不同原理与功效,并提出最恰当的概念性定义,使得各种语境下的旅游概念能够在最基本的层面上形成共识,避免理论上的被动性。使用宽泛的统计性旅游概念,不但无法反应旅游本质,甚至会严重阻碍旅游理论的形成。

    (3)如何认识最难搞定的一组概念(旅游vs旅行)的关系。旅行与旅游的最大区别,在于“出行目的”,这个目的,应该是由个体主观意志决定的体验行为,而不是被衡量为经济贡献的消费行为。各种旅行活动的目的,只有旅游的目的是具有共性的——寻求愉悦体验。所以,广义的旅行,指各种目的和方式的出行(该词本义);中义的旅行,接近于旅游之义;而狭义的旅行,特指不参团的自助游,主要用于描述而非学术界定。

    (4)增加新概念描述不同纯度的旅游现象。应该用纯旅游(旅游)、准旅游、泛旅游的概念群描述不同“纯度”的旅游活动现象,由此延伸至不同口径的旅游业统计和产业形态范畴。

    (5)修改国内旅游统计口径。在高铁和汽车普及的时代,我国应该考虑重新设定国内旅游“惯常环境”为10公里的指标,以过夜为标准,或者提高出行距离的标准(比如单程30公里或50公里)。

    [摘要]

    世界旅游组织出于经济统计需要而对旅游和旅游者概念的界定广为人知,不但旅游行业的统计数据来自于其界定的口径,旅游基础理论和旅游学教科书也深受其影响。由于其准官方和国际组织背景,此前虽有一些学者指出了其概念界定的宽泛性会带来误解,但是无人对其做出系统分析。本文详细辨析了世界旅游组织拟定的统计性旅游概念的内涵与外延范围,梳理了相关文件对旅游、访问、旅行三大基本概念外延边界关系的界定和历史演变,指出了这种界定虽然符合一定的经济统计需要,但明显有悖于常识认知和逻辑规律,阻碍了人们对旅游概念形成理性认知。它以“旅游”统计之名,行“旅行”统计之实,混淆了旅游、访问、旅行的关系,对人们正确理解旅游与旅行的关系带来强大干扰。依据这种口径统计出的数据,不能直接反映真实的旅游业和旅游现象,更对旅游基础理论形成障碍和冲击。文章提出了符合常识认知与逻辑规律的旅游和旅游者概念认知方式,分别从旅行和休闲两个角度分析了旅游的内在属性与外延边界,辨析了旅游与旅行在三个层次上的关系,运用了纯旅游、准旅游、泛旅游、非旅游等概念来细分旅游与旅行的关系。文章指出部分语词的汉语翻译错误加剧了旅游概念理解的混乱,对“visitor”一词长期被翻译为“游客”的危害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旅游;旅游本质;旅游边界;旅游统计

    Abstract: The definition of tourism given by World Tourism Organization, though originally made for the purpose of statistics, has profound influence。 It has not only applied to tourism statistics, but also well accepted by the circle of tourism studies and even adopted by tourism textbooks。 Some scholars have questioned the WTO definition as confusing because it is overly broad。 However, as a result of the UN background and semi-official feature of WTO, there is still lacking a systematical criticism of the WTO definition。

    This article aims to offer a critical analysis of both connotation and extension of the WTO definition of tourism。 After reviewing pastdefinitions and differentiations of the following three concepts: tourism, visit, travel, it shows that these related documents, under the influence of WTO definition as serving for the purpose of statistics, have contradicted, not only to the way how we define a concept logically and consistently, but also to the common use of these words, which hinders people from forming a rational cognition on what is tourism。

    If we continue adopting this statistic-oriented definition, we are doomed to fail to capture the real nature of tourism industry, and also the phenomenon of tourism。 Moreover, such definition acts as an obstacle for the circle of tourism studies to pursue a tourism theory which could offer itself a concrete foundation。 As an alternative, this article offers its own definition of both concepts of tourism and tourist, which is aimed at not only compatible with our common use of words, but also logical consistency。

    It discerns the distinct connotation and extension of the concept of tourism combining both perspectives of travel and leisure, and thus compares and differentiates the concept of tourism and the concept of travel at three different levels。 Moreover, in order to clearly define the differences and relations between travel and tourism, we will introduce concepts of “pure tourism”, “quasi-tourism”, “pan-tourism” and “non-tourism”。 At last, this article points out that some of the confusions and mistakes within Chinese circle of tourism studies have been exacerbated by translation error, such as the translation of the word “visitor” into Chinese as the same meaning as “tourist”。

    Key words: tourism; nature of tourism; boundary of tourism; tourism statistics

    【编后语】

    2011年,徐菊凤教授在《旅游学刊》发表了题为《关于旅游学科基本概念的共识性问题》的论文,2016年又发表了《论旅游的边界与层次》。前文梳理了旅游基础理论研究的基本共识,呼吁旅游学术界以“求大同存小异”的态度尽早形成科学共同体;后文围绕如何形成具有逻辑共识的旅游概念的方法和途径进行了探索。近几年,作者深耕于此,研究不乏真知灼见,一些结论无疑对学界和业界具有新的启发。基础理论研究向来艰深枯燥,但编者认为没有基础探索,我们将会没有目的地原地打转!对此,作者如是言:“只有理性看待世界旅游组织的定义,厘清旅游的内涵和外延边界,寻找到符合事实、逻辑与学理的旅游概念定义,……,才有可能达成行业共识、学界共识。”阅读本文时,建议大家结合另一篇文章一起看。

    《旅游学刊》2016年8月微信编辑

    浙江工商大学旅游与城市管理学院 郭文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