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像老师,这个,不要拍得太近,特别是不要给特写,因为年纪大了,老了,这个不能拍特写。”
镜头里是63岁的杨丽萍,红衣,黑发,瘦削的身材,白玉似的长指甲。从13岁进入云南西双版纳歌舞团至今,她已从艺50年。50年来,她从山野走向舞台,从中国走向世界,成为美的化身。
然而50年的路并非一帆风顺。前不久,坚持19年,演出7000多场的《云南映象》因疫情被迫解散团队,2020年开始驻演的《阿鹏找金花》也宣布解散团队。哽咽落泪的杨丽萍并未放弃重回舞台的希望。最近,她的《春之祭》正在巡演,全新作品《虎啸图》也已上线,探索另一种演出形式,另一种传播的可能。
她说:“生活在这个世界上,就会有暴风雨,要经受得住风吹日晒。生命的过程就是来解决所有的问题,渡过所有难关。”
杨丽萍
成为那只孔雀
杨丽萍出生在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洱源县,从小父母离异,兄弟姐妹4人,作为长姐,她很早就承担了照顾弟妹的责任。生活不易,但杨丽萍的童年并不苦闷。她记事起就会跳舞,仿佛是一种本能,就像鸟会飞,鱼儿会游一样。
“是自然教会了我怎么跳舞,怎么编舞。”杨丽萍说,“我在舞台上还是像小时候那样,看孔雀怎么开屏,看蝴蝶怎么破茧,蚂蚁怎么排队,蜻蜓怎么点水,毛毛虫怎么扭腰,看着看着我就变成了月光,我就变成了孔雀。”
杨丽萍老照片
13岁的杨丽萍考上了西双版纳歌舞团,在那之前,她从未接受过任何专业训练。经历8年磨砺,她主演了民族舞剧《孔雀公主》,获得云南省的大奖,随后在1981年调到中央民族歌舞团。
在中央民族歌舞团,杨丽萍如同异类。舞蹈演员被要求练芭蕾基本功,她练了一段时间觉得,那些程式化的动作束缚了她的身体,让她的动作变得僵硬,拒绝继续练下去。即使遭到领导和教练的不满,她仍然固执地坚持着一套自己发明的练法。
1986年,杨丽萍编创了《雀之灵》,以个人名义报名参加舞蹈比赛。孔雀裙是花700元钱买的,音乐是自己找人配的,花了1000元,全都是自己负担,而当时她的月工资大约100元。她骑着自行车,冒着瓢泼大雨去送录像带,错过了时间,差点没能参加比赛。
结果,《雀之灵》获第二届全国舞蹈比赛创作一等奖、表演第一名。1988年,杨丽萍携《雀之灵》登上央视春晚,一夜成名。《雀之灵》后,杨丽萍还创作出了《月光》《两棵树》《雀之恋》等作品,先后七次登上央视春晚。
1988年春晚上《雀之灵》
从1979年的《孔雀公主》,到《雀之灵》《雀之恋》,再到2018年的《孔雀之冬》,孔雀成了杨丽萍不断追求、反复塑造的舞台形象,无论20岁还是60岁,她始终在努力,成为那只孔雀。
2012年,54岁的杨丽萍在春晚跳《雀之恋》
“我觉得孔雀舞特别有东方女性的特点,你看西方有天鹅,而我们云南有孔雀。孔雀在开屏的一瞬间,会给你一种极致的美的体验。演绎孔雀的时候,我饱含情感,毫无杂念。”杨丽萍说。
2018年,杨丽萍、大朱《孔雀之冬》
很多艺术家在台上和台下是两副截然不同的面孔。但杨丽萍不一样,即使到63岁,她依然保持着纤细的腰肢,细心呵护着长长的指甲。她数十年如一日,用常人难以达到的自律,达成个人与角色的合二为一。
她对身材的极度苛刻和不生孩子的人生选择,时不时引发争议,她回应:“有的人的生命是为了传宗接代,有些人是来享受,有些人是体验,而我是生命的旁观者。只要自己认为过得好,没有伤害其他人,就可以。谢谢大家的理解和爱。望我们都能自在,如我。”
从未停止探索
迄今为止杨丽萍解散云南映象,杨丽萍创作了十几部舞剧,起点就是《云南映象》。2003年,《云南映象》首演时遭遇“非典”,大幕拉开,台下空空荡荡,还未开演就要谢幕,她不得不忍痛解散团队。
还好,“非典”过去,《云南映象》的演员们又回来了,这其中,有从寨子里走出来的哈尼族放牛娃虾嘎。多年前,杨丽萍在采风时遇到了他,把他带到昆明,成了《云南映象》里的“鼓神”。《云南映象》的演员里,70%是来自云南各村寨的少数民族演员,他们各怀绝技,表演里充满了原始、粗犷的生命力。
除了《云南映象》这样的原生态作品,2015年起,在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的委约下,杨丽萍先后创作了《十面埋伏》《春之祭》两部充满实验性的现代舞剧,巡演至世界各地,传递东方之美。
《十面埋伏》开场,万把剪刀半悬于舞台,隐喻着恐惧、不安和大祸临头的压迫感。全剧主要演员都由男性担当杨丽萍解散云南映象,唯一的女性角色“虞姬”也依据戏曲里的“男旦”传统,由一位男性舞者反串——胡沈员。得到杨丽萍赏识之时,胡沈员还籍籍无名。谁也不曾料想,短短几年后,他爆发出惊人的感染力和原创力,成为综艺《舞蹈风暴》总冠军。
《十面埋伏》中,胡沈员扮演的虞姬
斯特拉文斯基的《春之祭》,100多年来涌现了400多个舞蹈版本,尼金斯基、玛莎·葛莱姆、皮娜·鲍什、阿库·汉姆、林怀民、沈伟等舞蹈家都曾为《春之祭》编舞。杨丽萍版的《春之祭》,延续了她绚丽、繁复、浓墨重彩的舞台美学。她说:“我希望,全世界都能听懂我们的舞台语言,用我们的作品,展示东方的审美,东方的智慧,东方的哲学。”
《春之祭》
去年,杨丽萍团队以牛为主题排演的舞蹈节目无缘央视牛年春晚,令观众惋惜,但她转换平台,在网络上推出实景拍摄的《春牛图》,探索舞蹈与影像的融合。
从去年的《春牛图》到今年的《虎啸图》,她在疫情下不断尝试新技术,通过互联网拓展舞蹈观众,丰富舞剧观演模式。
《虎啸图》
“我觉得这是一个‘新物种’,我希望,它能给大家带来新的体验和新的思考。疫情之下,我们需要用老虎的精神、老虎的力量继续抗争。我们这个作品里,表现了很多美好的,生命的力量。”杨丽萍说。
杨丽萍与麒麟
目前,《云南映象》仍有部分演员留在团队,杨丽萍希望能带领他们积蓄力量,做更多新的尝试。
回顾50年的舞蹈生涯,杨丽萍称有太多坎坷,太多遗憾,但舞台永远是美好的。“希望我们能早一天回归舞台,我也希望我们能像老虎一样,继续勇敢、坚强,继续生存下去,我要开开心心地活下去。身体会衰老,生命会枯竭,但是,我们的灵魂可以永远地舞蹈。我们一起努力吧。”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