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气候学与气象学 “汾河牡丹”牡丹花蕊茶全花茶售价将提高20%

    1年前 | admin | 161次围观

    中国气象报记者 张明禄 袁长焕 冯子晏

    从今年8月1日起,气象行业标准《农产品气候品质认证技术规范》正式实施。目前,我国多个省份已开展农产品气候品质认证工作,主要涉及粮食作物(水稻、小麦)、茶叶、特色林果(油茶、柑橘、葡萄、苹果)、豆类(绿豆)等。

    近日,山西省洪洞县赵城牡丹产业园出产的“汾河牡丹”牡丹花蕊茶、全花茶获得了“特优”气候品质证书。虽是一张小小的证书,却给评价果品是否优质增加了一项新的指标。

    据专家评估,在贴上了气候品质认证的标签之后,洪洞“汾河牡丹”牡丹花蕊茶、全花茶售价将提高20%以上。

    民以食为天,人民群众对优质农产品有较大的需求。气候品质认证,它就像农产品的“身份证”,农产品品质好不好,消费者一眼就能看明白。

    优质的农产品需要良好的气候环境,农产品产地气候条件是影响其品质的重要因素之一。

    为什么开展农产品气候品质认证?

    农产品气候品质认证是指为天气气候条件对农产品品质影响的优劣等级做评定。

    根据气象行业标准《农产品气候品质认证技术规范》,农产品气候品质等级分为特优、优、良、一般四级。在实际应用中,其分级也可参照农产品品质等级进行修改并确定相应的气候品质评价指标和阈值。

    农产品气候品质认证从气象学角度对农产品品质进行评价分析,不仅涉及农产品品质理化指标,而且考虑到同期气象条件对农作物生长发育和品质形成的影响。

    气候品质认证实现了农产品品质定量化评价。通过农产品气候品质评价,提升重点农产品的质量,促进农产品提质增效,增强品牌效应,提升中国优势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湖南农业大学农学院教授徐庆国认为,气候品质认证相当于农产品认证的一个升级版。相比过去的“三品一标”,气候品质认证有了更大的进步,因为它是一个动态的认证,毕竟每一年的气候会有所不同。

    不是所有农产品都可以进行气候品质认证的,申请认证的农产品必须是来源于评价区域内的初级农产品。

    初级农产品是指未经加工、生理生化指标未发生改变的产品。这样的农产品在品质形成过程中与气象条件密切相关。该农产品需要满足四个条件:产品具有地方特色和独特的品质特性;产品品质主要取决于独特的气候条件和地理环境;产品生产具有固定的区域和一定的规模;产地环境、产品质量符合国家或地方技术规范或标准要求。

    气候品质认证如何提升品牌影响力?

    2012年,作为浙江省“气象为民服务十件实事”的重头戏,农产品气候品质认证试点工作启动,开创了气候品质认证先河,主要针对茶叶、柑橘等特色农产品展开。

    浙江省气候中心正研级高工金志凤说,通过农产品气候品质认证,农产品附加值可提高10%以上。

    黑龙江省五常市阿里郎合作社种植的水稻已连续3年通过气候品质“特优”等级认证。该合作社理事长李云飞深有感触地说:“气候品质认证对我们农民真是一个大福利,这个认证标志特别给力。去年,我们的水稻一斤多卖0.5元,每亩增收1400多元。而且,这是‘五常大米’最有力的防伪标签。消费者扫描二维码就能查到水稻种植期间的天气,这天气数据不能造假。”

    2016年,浙江省气候中心为浙江绿野仙踪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生产的紫笋茶叶开展了特优农产品气候品质评价,帮助该公司接到了欧盟的500万欧元茶叶订单。

    该公司负责人张文华说,国外对茶叶品质要求非常高,之前的产品进军欧盟市场都被拒绝。

    2016年,贴有气候品质认证“特级”标志的紫笋茶,一经推出就受到了国外市场的青睐,欧盟的订单马上就来了。

    江西财经大学国际经贸学院教授李秀香指出,在我国农产品出口结构中,长期以来占比重最大的仍然是初级农产品。开展农产品气候品质认证可以让消费者了解农产品生长期的天气情况,不仅提升了特色农产品的知名度,增加了产品的附加值,而且让农产品更具国际竞争力。

    如今,农产品气候品质认证在各地如火如荼地展开。

    在陕西,省气象局和省果业局共同推进果品气候品质认证工作,对促进果品销售、打造知名品牌、助力陕西省精品果业发展,起到良好的推动作用。

    在北京,农产品气候品质认证工作已在8个区开展,完成了10余家经营主体8种果品的气候品质认证工作。

    据参与认证的生产经营主体反馈:有了气候品质认证报告和证书后,“京艳”桃、京白梨、板栗及密云鲜食葡萄四种果品的经济收入累计增加约20余万元(2016年至2017年统计数据)。

    在湖南,《2019年湖南省政府工作报告》指出,推进农业生产标准化,推行农产品气候品质认证和“身份证”制度,保障农产品从田间到舌尖的安全。

    农产品气候品质认证有什么标准?

    由于作物品种和气候条件存在一定区域差异,农产品气候品质指标和指数模型在不同地区、不同作物之间的普适性有待进一步确定,农产品气候品质认证工作尚缺乏相对统一和规范的技术方法。

    为推动农产品气候品质认证工作体系建设,2017年,中国气象局政策法规司多次召开农产品气候品质认证会,研讨农产品气候品质认证技术规范、认证总则和认证标志设计等内容。

    从今年8月1日起,气象行业标准《农产品气候品质认证技术规范》正式实施。作为该标准的主要起草人之一,金志凤认为,这将助力农产品品牌价值提升,打造系列“气候好产品”,规范农产品气候品质评价规范化和标准化。

    气候品质既是对农产品品质的认定,也是对当地保持优美生态环境最好的肯定。开展气候品质认证,是生态文明评价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使各地生态文明建设的行为得到认同、回馈,有利于营造保护生态环境的良好氛围。

    那么,如何进行农产品气候品质认证?

    农作物的优质高产与气象条件密切相关,气候条件的优劣决定了农产品的品质,直接影响到经济效益。

    农产品气候品质认证的大致过程是,设置认证气候条件指标、建立认证模型、综合评价气候对生产阶段的农产品品质的影响,最终评定农产品气候品质等级。

    农产品气候品质认证评价方法主要分四个步骤:第一,获取农产品品质数据;第二,筛选气候品质指标;第三,农产品气候品质等级划分;第四,建立农产品气候品质评价模型。其中,关键技术是筛选气候品质指标、气象指标预处理和建立气候品质评价模型。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