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气象预报主持人的口中“副高”无疑是出现频率最高的词之一,大家会有疑问,什么是“副高”呢?
在南北半球的副热带地区,出现的暖性高压系统,笼统地称为副热带高压。它对中、高纬度地区和低纬度地区之间的水汽、热量、能量的输送和平衡起着重要的作用,是影响中国大陆天气的主要天气系统。
似乎大多数的天气变化都与它形影不离,天气炎热和雨带的变化也受“副高”影响。
副高
与天气炎热的关系:
副高内部盛行下沉气流,空气增温强烈,但是由于气压梯度小,风力很小。在这种状态下,太阳辐射可以更多的到达地面,使得地面和近地面大气获得更多的热量,大气温度明显攀升。因此受副热带高压控制的区域,天气晴朗,高温少雨,天气炎热甚至还会带来旱灾。
与雨带变化的关系:
副高是向我国大陆输送水汽的重要系统。我国降水的水汽来源,虽然主要依靠西南气流从印度洋输送来,而太平洋副高的位置、强度和活动,不仅对西南气流的水汽输送有关,而且还影响着它南侧的东南季风从太平洋向大陆输送来的水汽。同时,西太平洋副高的北侧是沿副高北上的暖湿空气与中纬度南下的冷空气相交绥的地带,往往形成大范围的阴雨天气,是我国大陆地区的重要降水带。因而我国降水带的南北移动同西太平洋副高的季节活动相一致,通常降雨带位于副高脊线以北约5-8个纬度。
每年2-4月,副高脊线稳定在18°-20°N间时,我国华南地区出现连续低温阴雨天气。
6月副高脊线北跳越过20°N,稳定在20°一25°N间,降水带位于长江下游和日本一带,正是梅雨季节开始的时期。由于每年副高的势力强弱不同,北进快慢有别,梅雨期的长短和入梅、出梅的早晚都有很大差异。梅雨可以出现在5-7月间的各个时段。出现在5月的梅雨称为早梅雨出现在6-7月的梅雨称正常梅雨。一般在6月中旬前后入梅,7月上旬出梅,梅雨期平均约20天。造成梅雨期连续降雨过程的天气系统,主要是准静止锋、切变线和西南低涡。这些系统在长江中下游地区的连续出现或缓移、停滞,都能造成大面积的洪涝。
到7月份,副高脊线再次北跳,降雨带从长江流域推移到黄淮流域。长江中、下游的梅雨结束,开始被西太平洋副高所控制,天气变得炎热少雨。如果副高强大,控制时间长久,将造成严重干旱现象。
从7月底到8月初,高压脊线进一步越过30°N,雨带也北移至华北、东北地带。
9月上旬,高压脊线开始向南回跳,雨带也自北南移。
上述情况仅仅是西太平洋副高活动对我国天气影响的一般规律。实际上,副高的南、北季节性移动经常出现异常副热带高压脊线的位置,造成一些地区干旱;另一些地区水涝的反常天气。例如,1991年副高失常,使锋面雨带不仅提前近1个月早早移到江淮一带,而且迟迟不肯北上,在那里“赖了”近2个月,这就造成苏、浙、皖一带持久性暴雨天气,酿成百年未遇特大洪涝灾害,不少地区很长时间都是一片汪洋。与此同时,南岭一带却发生严重干旱。1994年副热带高压脊线的位置,由于副高势力强且长时间稳踞长江中下游地区,那里发生了几十年不遇的严重高温伏旱天气。。
总之,西北太平洋副高的活动是有规律的,但也有异常现象,它对我国的天气影响是非常显著的。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