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政策层面接连释放调整信号,中国经济发展中6+1压力与日俱增

    1年前 | admin | 83次围观

    近期政策层面接连释放调整的信号:

    12月6日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新的提法是“着力稳定宏观经济大盘”,与7月30日政治局会议相比,稳增长的要求更为突出。

    此外,在延续7月份会议没有“房住不炒”表述的同时,这次会议明确提出,“支持商品房市场更好满足购房者的合理住房需求,促进房地产业健康发展和良性循环”。

    同一天,中国人民银行宣布于12月15日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不含已执行5%存款准备金率的金融机构)。

    政策调控的背后,中国经济发展中6+1压力与日俱增,压力不断从微观企业层面向整个宏观经济增长层面传导。

    所谓6+1压力,即:去产能、去商能、去红利、 环保约束、去过度金融、外部挤压+疫情。

    01

    去产能

    从2015年提出供给侧改革开始,中国经济发展就进入了行政与市场共同“出清”过剩产能阶段。

    改革开放40多年来,中国产能“潮涌”,不仅因为世界产能云集中国,还可归因于国内经济刺激政策。

    更有地方政府投资冲动促成金融危机的国际传导,以及“经济人”基于人性使然,这些决定了中国式的一哄而上,使得产能过剩成为近年来经济发展中难以摆脱的顽疾,政府与市场“联手”去产能之路也一波三折。

    然而,去产能不仅增加了部分企业的生存压力,也不可避免地对经济增长产生影响。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发布的《2020年我国乘用车产能问题分析》指出,我国乘用车产能利用率从2017年的66.55%降至2020年的48.45%,处于产能严重过剩区间。

    据估算,2016-2020年去除粗钢产能1亿-1.5亿吨,占总产能的 8.3%-12.5%;去除煤炭产能8亿吨,占总产能的14%。

    按照这两个行业平均计算,2016-2020年削减12%的产能,拉低GDP增速1-1.5个百分点,如果分摊至5年,则平均每年影响0.2-0.3个百分点。

    前几年行政去产能的权重高一些,近两年来,由于经济形势的变化,市场去产能的权重则明显上升,由此给企业和经济增长带来的压力也不断提升。

    02

    去商能

    去商能是新经济喷涌发展的结果。

    一方面,伴随着线上经济的发展,大量实体商店乃至商业综合体都沦为过剩商能,成为被修理的对象。

    大量实体店过剩倒闭。据相关报道,2021年有约130万家实体店倒闭,2020年约有310万家实体店倒闭。

    商业综合体招商难。据统计,2020下半年,全国19城964个购物中心平均空置率为11.77%,同比涨幅高达93.9%。其中,14城购物中心平均空置率超过10%;5城购物中心平均空置率在10%以下。

    另一方面,即便是线上经济以及其他新经济模式,也面临过度、过剩被清理的局面。

    一些商业模式、特色小镇、创业工厂、商业地产等在钱“烧”完之后,纷纷成为“从风口掉下来的猪”。

    典型如直播行业,2018年开始,各个行业都跟风进入了直播带货领域,疫情期间,就连央视主播、各地政府官员、各界名流都纷纷进入直播间。然而,到了2021年有90%以上的带货公司都深陷困境,关张在即。

    03

    去红利

    推动中国经济和企业40多年来迅猛发展的传统红利时代渐行渐远,从企业到整体经济增长都面临传统增长空间被压缩的困境。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迅猛发展的过程中确实有一些特有的经济模式可追溯。国家层面,靠对外开放、招商引资造就了中国的“世界工厂”地位;

    地方政府一手招商引资,一手土地财政,带来地方经济百舸争流、万马奔腾的景象;

    企业层面,先是靠制度红利、人口红利完成原始累积,后有商业模式红利、互联网红利叠加,不断裂变出新的应用空间和商业机会。

    但如今随着发展坐标的改变,过往的发展法宝——招商引资、土地财政等经济模式皆已趋于失灵。

    对外,“以市场换技术”所带来的外资垄断、技术依赖等负面因素不断凸显,且国外的技术封锁也正关闭“以市场换技术”的大门。

    对内,个别地方为招商引资无所不用其极,引发恶性竞争不说,还埋下了地方政府债务危机的隐患。

    根据有关专家计算,目前地方平台债务大概占到中国GDP的50%以上。如果把这部分债务归到政府部门,中国政府部门债务已经突破了60%和90%的双重国际警戒线。

    而随着调控政策深化和棚改退潮,土地财政这个曾经的“万能药”也难再奏效。

    企业更是步履维艰,不仅各项传统红利消散,就连商业模式红利也成了“过期的兴奋剂”,风口来得快、去得更快。在去红利时代,从企业到经济发展难免出现不适应性反差。

    04

    环保约束

    自2017年开始的环保风暴不同于以往的“一阵风”,呈现长期化、常态化、制度化特征。

    如环保生态考核纳入地方政绩考核、环保督察“回头看”、 “打赢蓝天保卫战”等,环保硬约束使中国经济发展方式再也回不到从前。

    加之,双碳政策推行下,绿色环保将成为未来大的趋势。

    而对于习惯了粗放式发展的诸多中小企业来说,要补上环保历史欠账、转变发展方式,谈何容易。近几年环保风暴轮番轰炸,成为无数企业的“催命符”。经济承压之大,可想而知!

    05

    去过度金融化

    金融膨胀、高杠杆是2017年以前十多年中国经济发展中的一个突出特征。然而,金融内置“自我膨胀、自我蒸发”的原罪宿命,让它极易陷入“钱生钱”的癫狂阶段。

    尤其是2008年后,从美联储到欧日央行都铆足了劲儿开动印钞机,以致货币泛滥。金融资本化作危机传导器,借由跨国企业之手在全世界范围内流窜,从外围的资源型国家、新兴市场到中美等核心国家。但自2018年起,第四次金融危机就以变异、非典的方式不断传导、扩散,近年来中国某些领域的爆雷就是危机定点爆破的结果。

    过去几年,由于对金融本质、金融危机本质认识不清,中国的金融业一度疯张,实体产业的发展资金和空间不断被挤压;高度集聚的金融风险也在不断寻找爆破口,P2P“爆雷”潮、理财产品事件层出不穷,带来的震荡已经有目共睹。

    根本上,这就是中国为防范大规模金融风险,开启了金融去杠杆、大出清的“去过度金融”阶段的结果。

    然而,人为挤泡沫又使得杠杆在金融和实体间传导,债务违约泛滥。

    结果便是:不论是金融过度还是去过度金融,危机在传导、转嫁,却从未消失。

    06

    外部挤压

    中国与欧美国家贸易摩擦不断爆发,范围更广、时间加长、程度加深,这让中国外贸、科技、 制造等企业承受了“原形毕露”之苦楚。

    自2018年3月22日起,美国对中国发起“301贸易调查”,打响中美贸易摩擦第一枪,中美贸易就不断上演打打停停、边打边谈、盟友加入。全球产业链重整、 投资和就业受影响等问题随之而来。

    疫情

    疫情反复给行业、企业、个人都带来深刻的影响。旅游业、餐饮业、电影行业等都面临生死存亡的考验;企业面临成本增加、消费不振、人员困境,时不时的封闭隔离更是加大了难度系数;老百姓生活经济都受到挑战,一些人开始躺平。

    去产能、去商能、去红利、 环保约束、去过度金融是中国经济发展中内置的压力,外部挤压叠加疫情无疑把这种压力在短时间内进一步集中放大。

    接下来,政策也将因这6+1压力的缓急情况,不断进行阶段性调整。

    受这几方面因素影响,财政压力将日益显性化金融危机的国际传导,后续文章将对此进行深入分析。

    标签: 经济金融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