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展工作人员的回应
宝马MINI风波虽然基本算是落下帷幕,但是余波不断。并且让人担心的结局还是出现了:上海车展禁止车企送冰淇淋。对于这一结局,发帖叙事是,在不少汽车商承诺发放冰淇淋给参展人员后,因为很多参展人员特地跑到宝马MINI展台前面边吃边拍照打卡,最终上海车展要求所有展台都不允许送冰淇淋,工作人员说是“宝马抗议此事,故此封禁”;另外媒体叙事是,在询问上海车展主办方后,得到的回应是,不让送冰激凌情况属实,只因宝马MINI事件给主办方带来了麻烦。
怎么理解这个结局呢?这其实已经跟“送不送冰淇淋”没关系了,完全是情绪延伸在作祟。也就是说,即便宝马MINI方在之后继续送冰淇淋,可能也没人敢去吃。但是别的汽车商要是送,就不一样了。
可问题是,别的汽车商送也罢,参展人员吃也罢,只要不特地跑到宝马MINI展台前面边吃边拍照打卡,这也算是一种风波的解法,就算不是最优解。然而吊诡的是,很多参展人员偏要玩“恶心逻辑”,也就是“你不给我吃,我吃给你看”。
仅就这般逻辑还好,基本上就是舆论层面的现实化,宝马MINI方即便不喜欢也得受着。但要是这样的行为乌泱乌泱的,那么宝马MINI方的展台真就无法正常存在了,参展人员也无法正常看展了。
如此之下,就算宝马MINI方不抗议,主办方也会采取行动的。所以有人把这件事情上升到“上海车展保护宝马MINI方”,从而打算“抵制上海车展”显然是有些过头了。我们暂且不说有没有必要,仅就逻辑推导上就是不成立的。
一定程度上,宝马MINI风波发酵到现在,不管是宝马MINI方,还是上海车展,都是没有预料到的,并且封禁冰淇淋也是实属无奈的下策。否则再不采取措施,这届上海车展都会被闹到无法举办下去的地步。
要知道,有一些主播已经借着冰淇淋风波持续在宝马MINI的展台前“蹭热度”。坦白讲,如果没冰淇淋风波这茬事,作为信息的传播,主播们是可以进场直播的。但是现在的情况是,所有的焦点都不在车展上,以至于个别主播过分强调冰淇淋风波,还跟现场工作人员发生摩擦。就比如,最新的一个报道是“展台前被拖走女子否认蹭热度并要求宝马MINI方道歉”。
说实话,风波延续到现在,上海车展除了最大限度地切割“冰淇淋”,真还没有太好的方式进行挽回。至于宝马MINI方,就算舆论层面那些公关大师所说的“道歉认错和话少认怂”不一定对,但好像真还没有更好的方式应对。
说到底,这是冰淇淋惹出的事上海车展禁送冰淇淋,又不完全是冰淇淋惹出的事,我们甚至严肃地问宝马MINI方和上海车展,估计也是一头雾水。可现实的困境就是,因为“想吃”冰淇淋,最后干脆都吃不到了。换句话说,不是冰淇淋把人吃过敏了,而是人把冰淇淋吃敏感了,想来也是够奇葩的。
帕斯卡尔说:“习俗之所以为人遵守,就仅仅因为它是习俗,而并非因为它是有道理的或者是正义的。”把习俗换成冰淇淋风波里的“不快情绪”上海车展禁送冰淇淋,这段话的逻辑好像仍然是成立的。
我们总说一事一议,又说就事论事,可对于很多人来讲,往往脚上的事,能给讲成头上的病,但这种逻辑也只是空中楼阁式的逻辑,非但没法坚固的进入现实,反而用不了多久会成为打脸的证据。
一定程度上,这件事对于宝马MINI方肯定是有负面影响的。不管是直接的影响,还是间接的影响,都确实也是无法回避的现实。但是说回风波本身,声讨情绪,那些义愤填膺的人们又得到了什么呢?
就比如,“不发冰淇淋,还买什么车?”的情绪,到底是真的,还是假的,难道看不出来吗?再如“从此不买宝马MINI”和“骑好你的雅迪”的互喷景象,可能吵到最后,都跟这场风波没关系了。
不得不承认,开局很糟糕,结局也很意外。“想吃”最后闹成了“吃不上”,“骂宝马MINI方”最后演变成“穷富情绪的对峙”,当然这些也只是这场风波的冰山一角,舆论层面说什么的都有,反正基于声讨的情绪盘,貌似骂谁都是有理的,可这样的残局真的好吗?这样没有结果,只有闹剧的事情真的好吗?谁能清清楚楚地告诉人们,这次谁错了,谁对了,谁就真的该吃冰淇淋?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