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2
  • 3
  • 4
  • 5
  • 6
0

(每日一练)《地球运动》和《天气系统》专题训练

2年前 | admin | 240次围观

《地球运动》和《天气系统》专题训练 学生版.docx

《《地球运动》和《天气系统》专题训练 学生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球运动》和《天气系统》专题训练 学生版.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地球运动》和《天气系统》专题训练 学生版.docx

《地球运动》和《天气系统》专题训练学生版

《地球运动》专题练习

2013年12月26日

下图中阴影表示夜半球,P、Q两点分别位于南北半球且随地球自转的线速度相同,P、Q线两侧日期不同。

读图回答1~2题。

1.此时北京时间可能为

A.8时B.12时

C.14时D.20时

2.该日

A.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

B.P、Q两点正午太阳高度相同

C.地球位于公转轨道远日点附近

D.北半球各地昼长夜短

右下图是一位驴友在别德马(64°W,40°30′S)拍摄的景观图片。

据此完成3~4题。

3.图片拍摄日期最有可能是

A.1月1日B.4月1日

C.7月1日D.10月1日

4.这一天

A.新加坡(1°N,104°E)正午日影指向正南

B.北京日出东南方向

C.成都正午太阳高度小于北京

D.地球公转速度达到一年中较快

右图中弧AB为赤道的一部分,AC、BD为经线的一部分,CD纬线弧度为

,BC弧为晨昏线,C是该晨昏线上最南点。

读图回答5~6题。

5.关于图示信息推断正确的是

A.图示区域位于北半球,自转线速度A、B大于C、D

B.AC球面距离可能为6660km

C.地球逆时针旋转,弧BC为晨线

D.C的昼长大于或小于D。

6.此时,若BD两侧日期不同,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此时过后,地球公转速度逐渐加快

B.此时新旧两个日期范围之比可能是3:

1

C.此时北京时间为3时

D.此季节直布罗陀海峡风急浪高

7.根据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26分)

材料一:

某房地产公司在成都市(纬度约为30.4°N)开发的一幢多层商品房平面示意图和地球公转示意图(A、B、C、D示意二分二至时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

(1)为了获得更多的光照,开发商在设计阳台的朝向时充分考虑了太阳方位在一天中的变化这一因素。

据此可推知:

该幢商品房阳台朝向为(南或北)方向。

说明你的判断理由。

(8分)

(2)现开发商计划在该楼的北面再建一幢新楼,并要求新楼底楼全年正午都不会被南面已建好楼房遮挡阳光。

那么开发商在计算南、北二楼间的水平距离时需要考虑哪两个因素?

(4分)

(3)当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由C到D期间,阳台上每天接受光照的时间怎样变化?

为什么?

(6分)

材料二:

按造成侵蚀的外营力性质可把土壤侵蚀分为流水侵蚀、风力侵蚀、重力侵蚀、冻融侵蚀和人为侵蚀等类型。

其中,以流水侵蚀和风力侵蚀最为常见。

(4)当地球位于公转轨道C位置时,我国新疆地区与东南丘陵地区相比较,土壤侵蚀更严重的是。

试说明该地此时土壤侵蚀严重的原因。

(8分)

《天气系统》专题练习

2013年12月26日

图甲显示长江中下游某地某时刻近地面气压系统,Q1、Q2是性质相反的两个气压中心,该气压系统以每天120千米的速度自西向东移动;图乙为P地树影图。

读图完成1~2题。

甲乙

1.根据图乙所显示的行道树及树影推断,图示季节

A.北京颐和园雪飞冰封

B.阿根廷潘帕斯草原牧草枯黄

C.巴黎香榭丽舍大道落叶遍地

D.图中耕作区从①处引水自流灌溉

2.未来30~48小时之间,图甲中P地的天气可能是

A.强对流降雨B.强沙尘暴C.绵绵细雨D.晴朗高温

读“某气压场的分布图”,完成3~4题。

3.当a处气流方向如图所示时,图中b处最有可能吹()

A.东北风B.东南风

C.西北风D.西南风

4.下列对图中甲、乙两处天气的描述,正确的是()

A.高空:

甲处气压高于乙处

B.高空:

乙处气温高于甲处

C.地面:

甲处多阴雨天气

D.地面:

乙处气温日较差小

(2013·济南一中检测)下图为“近地面与3000m高空垂直气压差示意图”。

读图完成5~6题。

5.若a、b、c位于同一纬度,则下列情形可能出现的是()

①a、c代表冬季的海洋②a、c代表夏季的海洋③b代表白天的陆地④b代表晚上的陆地

A.①③B.②③

C.①④D.②④

6.若a、b、c位于同一条经线,且a、b、c三地之间形成的环流属于三圈环流的一部分。

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a、c之间的距离接近6660km

B.近地面大气可能由b向a、c流动

C.a、b和a、c之间一定盛行信风

D.a、c所代表的气压带移动方向一定相反

(2013·湖北黄冈中学一模)据俄罗斯媒体2012年12月10日报道,欧洲近日遭受严寒和暴风雪袭击。

捷克局部地区达到-26℃的低温,共有7人死于严寒。

瑞士9日发生雪崩,导致11人死亡。

下图为“欧洲12月等温线分布图”。

据此完成7~8题。

7.图中甲、乙、丙三地等温线出现了较大的弯曲,下列原因解释不正确的是()

A.洋流B.地形

C.海陆差异D.自然带差异

8.导致欧洲这次出现暴风雪低温天气的根本原因是()

A.西风带势力增强B.极地冷湿气流强烈南下

C.蒙古高压控制D.冰岛低压控制

(2013·皖北四市联考)气球作为探空的工具已经被广泛使用。

下图示意我国某中学课外实验小组15个成员利用气球进行的100米高空测量气压的实验,图示数据为测得的气压值(单位:

百帕)。

据此回答9~10题。

9.图中风力较为强劲的实测点是()

A.1014B.1010

C.1007D.1003

10.从1010实测点到1004实测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气压逐渐升高

B.风向由西北风转为西南风

C.气温呈下降趋势

D.天气由晴转阴

(2013·长沙一中月考)读“2012年11月20日10时(北京时间)东亚部分地区等压线分布示意图”,回答11~12题。

11.下列关于图中甲、乙两地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甲、乙两地均为偏西风

B.甲地风速大于乙地

C.甲地位于冷锋锋前,多阴雨天气

D.乙地位于暖锋锋后,天气炎热干燥

12.某一研究性学习小组对照多年统计资料发现,甲地降水量多集中在冬季,而乙地降水量却集中在夏季。

产生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有()

①地形②盛行风③纬度④洋流

A.①③B.②④

C.①②D.③④

(2013·南通月考)中央气象台监测显示,受较强冷空气影响,2012年11月7日至13日,东北、华北、西北地区东部、内蒙古、黄淮北部等地出现大到暴雪,河北、山西等地暴雪创记录,灾情严重。

据此回答13~15题。

13.材料所述的天气系统是()

14.该天气系统最有可能出现在下图中的()

A.A处B.B处

C.C处D.D处

15.此时甲地吹()

A.西北风B.东北风

C.西南风D.东南风

(2013·寿光检测)自2012年9月18日起,入夏以来的最强台风袭扫我国东南各省。

22日,台风刚过,一股较强冷空气又自西向东影响我国大部,导致局地降温超过15℃。

受此影响,我国南方各省集体入秋。

据此回答16~17题。

16.19日,登陆后的台风中心经过了我国南方某地,继而在23日该地又迎来冷空气过境。

上图四条曲线中,能正确反映从18日到24日该地气压变化特点的是()

A.①B.②

C.③D.④

17.下列日期中,最低气温最可能出现在()

A.18日B.19日

C.23日D.24日

(2013·山东省实验中学模拟)气温距平(单位:

℃)是指某地气温与同纬度平均气温之差。

读“亚欧大陆某季节气温等距平线图”,A、B分别在不同等距平线上,回答18~19题。

18.若A地1月均温是5℃,则B地1月均温最有可能是()

A.-16℃B.-14℃

C.-11℃D.-7℃

19.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东岸受暖流影响且地势很高,所以气温距平较小

B.东岸的太阳辐射较弱,所以气温距平较小

C.西岸受暖流和西风的影响,所以气温距平较大

D.西岸终年多雨,大气的保温效应明显,所以气温较高,气温距平较大

(2013·山师大附中模拟)下图为“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脊线位置示意图”。

读图回答20~21题。

20.当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脊线移到图示位置时()

①长江三角洲地区都吹东北风

②副热带高压南侧洋面处于台风活动期

③台湾海峡受上升气流影响而多雨

④华北地区干燥少雨

A.①②B.②③

C.③④D.②④

21.下列诗句描述的降水情景,可能出现在图示时期的是()

①清明时节雨纷纷②黄梅时节家家雨③雨滴梧桐秋夜长④清风细雨湿梅花

A.①②B.②③

C.③④D.②④

22.下图是亚洲东部某区域同一天内两个时刻的等压线图(单位:

百帕),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1分)

(1)判断6日14时到20时渤海海面风力变化,并说明理由。

(3分)

(2)说明我国东南沿海地区6日下午的天气特征并分析其原因。

(4分)

(3)比较6日14时到20时甲、乙天气系统强度的变化。

(2分)

(4)在右图中画出甲、乙天气系统中心

区气流的垂直运动方向。

(2分)

23.(2013·北京海淀区期中考试)下图为“2012年9月14日某区域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单位:

百帕)”。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5分)

(1)写出A地的气压值范围。

(2分)

(2)判断B地所处的天气系统名称并说明理由;若该天气系统加强,可能引发哪种气象灾害及目前应采取的主要预防措施。

(5分)

(3)与C地相比,判断D地的风力大小,并简述判断理由。

(4分)

(4)判断图中字母E代表的锋面类型名称;描述当锋面E移到甲地时,甲地的天气现象。

(4分)

《地球运动》专题练习参考答案

1.C2.B第1题,注意图中的指向标与P—Q线平行,运用日期分界线特征分析可知,P—Q线既是日期分界线又是昼夜分界线,不可能是0时对应的经线,应为180度经线,据此可计算北京时间为14时,日期可为春分日或秋分日。

第2题,该日太阳直射赤道,P、Q两地分别位于南北半球且自转线速度相等,不考虑地形因素,则两地纬度值相等,故正午太阳高度相等。

3.C4.A第3题,此时北京时间为19∶16,据此可算出位于64°W的别德马地方时为3∶00。

即可知此日别德马地方时3∶00日出,昼明显长于夜,故应选C答案更为合理。

第4题,7月1日,太阳直射北半球(北回归线稍偏南),新加坡位于太阳直射点以南,故其正午日影指南正南写出形成图中洋流的盛行风名称图中②③④洋流按性质分属于暖流的是,A选项正确。

此日写出形成图中洋流的盛行风名称图中②③④洋流按性质分属于暖流的是,在能见到日出的、除晨线与昏线交点外的其它地点都是日出东北方向。

成都在一年中与太阳直射点的纬距始终小于北京,故其正午太阳高度始终大于北京。

7月1日,地球应该是在远日点附近,公转速度较慢。

5.C6.A第5题,如果把题目所给地理图像补充完整,我们可以发现题目所给地理图像是极地俯视图的1/4(缺极地附近部分),弧CD是极昼圈或极夜圈的1/4,C为晨昏线与极昼圈或极夜圈的切点。

由材料中“C是该晨昏线上的最南点”这一信息可知:

图示地区为北半球;又由于纬度越低,自转线速度越快,所以A选项正确。

第6题,因可判断C为晨昏线与纬线(极昼圈或极夜圈)的切点,C的地方时应为0时或12时,故BD不能为0时,应为180经线。

若C为0时,如果按地方时计算,此时新旧两个日期的范围之比恰好是3∶1(如果C为12时,则新旧两个日期的范围之比则应为1∶3)。

其它三个选项都不能确定。

7.(26分)答案要点:

(1)南(2分)成都位于北回归线以北地区(与太阳直射点相比,成都位置偏北)(2分),太阳的周日运动方向为自东而南再向西(2分)。

阳台朝南,有利于阳光的进入

(2)。

(2)南楼的高度(2分)、冬至日当地的正午太阳高度(2分)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