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标题有些不好听,文章也不太客气。
好在叶作家一向也推崇教育民主与言论自由,自己出手不惜重拳,打嘴仗不惜重炮。他的文章,光看标题,明显就有找人干架的气势,要是没人接招,想必叶大作家放了空拳,成了哑炮,也会感觉不过瘾。
来而不往非礼也雾作文300,咱也就不惺惺作态,谦恭有礼了。
至于事件的来由,语文老师们估计都听说了。
导火索是语文特级教师汪啸波,写了一篇水平不算多高的《》。汪老师始料不及的是,这次下水难度堪比下海。
接着,个人公众号自我介绍为“著名作家、语文教育家、编辑家”的“三家先生”叶开,借机(不是误点)引爆了一颗手雷——《》,虽然里面逻辑问题很多(偷换论题,以偏概全,自相矛盾),错别字不少(不是笔误,而是真读不准写不出,比如“乍舌”),但威力不小,炸了一大片,撂倒一大串,而且余震连连,一时间哀鸿遍野。
再接着,汪啸波老师急急如律令,发表《》,试图据理力争,无奈理未顺,力不足,只能算是以手接刃雾作文300,势单力薄,还落了个“为自己开脱辩解不成,倒把一线语文老师拉下水当亲友团”的把柄。
“”的论断,轻轻巧巧就从知名人士叶开笔下,在公开渠道发出。而且是评价最辛苦、最基础的教育行业,而且是评价全国至少300万的语文人。这足够无畏、无惧。
那么数据从何而来?当然完全是叶开自己的臆想,不说什么逻辑和推理,连基本的事实支撑都缺乏。他只是看了几篇下水作文,只是在一些讲座问了几所学校的老师,只是听过一些老师的语文课,就下了论断,并冠以全体。这也足够无知、无理。
事实上,在这个尘嚣的时代,从来不缺不经过大脑的雷人论调。
比如:“国产片99%是烂片”,“娱乐圈里的女明星90%都陪睡”,“河南人70%都要慎重交往”,“东莞的美女80%都在发廊做三陪”,“95%的男人都不是好东西”……
类似充满行业、地域或者性别歧视和攻击,一直不少。
2
这次掐架的双方,名字很凑巧。
一位叫“叶开”,很多人都看过武侠小说《边城浪子》吧,里面那位家门有难、苦大仇深的侠客也叫叶开,艺高人胆大。
一位叫“汪啸波”,和天生鬼才、才气纵横的杂文家、小说大师王小波谐音,也是分量不轻。
在这个时候,也不难看出语文界的众生相了。
谁急匆匆出来为中学语文界辩护,做激愤状的,往往让人觉得多是被击中了命门和软肋,伤了行业自尊,气急败坏;或者就是行业小喽啰,级别低,资历浅,没有被语文派系纠缠的,凑个热闹,出言无忌。
反过来,站出来扪心自问,自省自查的,无非以下几个情形。
要么业内有点名气,表面是谦虚,实际与“90%”划清了界限;
要么同行相轻,或者迎合一线老师对职称评定不公的质疑,加上这位“特级老师”的下水,着实不够高明,如果为汪老师两肋插刀,搞不好会被网友倒插两刀,因此要撇清关系,“我和他不是一个档次的”。
当然不排除真有虚怀若谷海纳百川,额头跑马大肚撑船的,以显示我大语文之大,我语文人胸襟之大,我语文界学术自由,不护短不藏拙,毕竟,你见过季羡林出来反驳过哪个三流作家的质疑吗?
由此,语文界公开声援汪啸波老师的少,名师更少,倒戈的就多了。
湖南有个和鲍春来同名的教研员老师,第一时间发文《为自己的不足而自省——读叶开先生》,开展了积极的自我批评。
以整本书阅读名噪语文界的上海特级教师余党绪老师,矛头指向汪老师,认为“下水文写成那样也是该反思”。
简介为“当红作家、特级教师”的张丽钧老师,也认为中学老师很多“懒得读书、懒得写作、勤于胡扯、勤于误人”。
在教育界以打假著称的铁齿铜牙崔俊杰老师,直指汪老师“受报刊杂志利益驱使,名人名事赚取流量”。
浙江名师、倡导“教育自由谈”的茅卫东老师,撰文称“离学生最近,离教育最远”“我支持叶开先生关于回炉的看法”。
……
名师们一拥而上,有大打“下水师”的势头。可怜汪老师,只能通过选取部分力挺自己的粉丝留言来对抗叶大侠。
我作为中学语文界分之一,普通一员,刚带完一届高三,本想结束苦逼生活调养生息一下,这些论战与我本无关联,但看着看着有些看不下去了。
虽不敢学汪啸波老师,也来一个“为中学语文鼓与呼”,但战火都烧到了我们中学语文界的腹地了,对方张牙舞爪,炮火猛烈,圈内又同室操戈,以多欺少。很不像话!
于是,就有了这篇文章——《汪老师只是文章没写好,叶作家是做人不厚道》。
文章总观点,如题。两个分论点,如下。
3
先说说汪老师的下水作文。
所谓下水作文,是把写作比作游泳,要教会别人游泳,教者不能只站在岸上瞎指挥,必先下水示范,语文老师教学生作文,也要能写“下水作文”。
显然,下水作文的本质属性是“示范性”,是可模仿、可借鉴、可操作的。老师的下水作文是为学识与阅历有限、考场写作时间更有限(时间一般不过1个小时)量身定制的。
所以,这点上,我同意汪老师所说“戴镣铐的舞蹈”与“天马行空的文学创作”本质不同。考场作文是相对规范的,快速切题,紧扣材料,观点鲜明,层次清晰,都是基本的要求。
而叶大侠是搞文学的,文学是有个性的,因此他偏执于将语文教育和作文教学文学化。看不惯循规蹈矩、起承转合的下水作文(本质是考场作文),试图用自己的文学创作理念,强加于别人的行业写作。
可以明确是的,如果你教学生把考场作文写得云里雾里、玄乎其玄、天马行空、信马由缰,会摔得很惨,而在当前高考大背景下,家长会认为你在犯罪!
汪啸波老师的下水文不说水平多高,但放置在中学生的水平面上,仍然是有一定示范性的,如果在高考阅卷,我会不吝给个不错分数。
再说,特级教师并不一定代表中学语文届的最高水平,尤其是在写文章方面。有的特级教师名副其实,但相当部分要么领导,要么就是领导身边的红人,要写也多是写官样文章或“学术论文”。
如果找一批特级教师,45分钟内真正下水写一篇文章,估计大部分都会弃笔从戎去,这也没什么奇怪,人家教育有方法,教学有效果,教研有成果,或者管理有一套,评特级也属于正常的。
而叶大侠管窥蠡测,不拿命题专家说事,不拿教育体制说事,拿无权无势、手无寸铁的语文老师作批判对象,而且一打一大摞,既犯了以偏概全的错误,也显得很不厚道。
我的好朋友、语文老师龙老师说:要说回炉,中国要回炉的岂止是我们中小学语文老师?多矣!
4
再来说说对作家叶开的“不厚道”。
第一点,关于头衔。伴随叶开的很多宣传文案里还有一句:“上海的王朔,中国的拉伯雷。”其个人公号介绍有三个“家”——著名作家、语文教育家、编辑家。
我学了三十年中文,虽然没看过他的书,我做过“编辑”,但经历不多,先认了叶开的前两个“家”。
但我教了十几年语文,天天在语文圈里混,听过很多“教育家”,也听说过一些“语文教育家”,比如叶圣陶、吕叔湘、于漪,等等老前辈。这些人成“家”,绝不是自封的,是人们的口碑。
在我心中,魏书生、钱梦龙、顾振彪、顾之川、李镇西、李希贵只能说是语文名师,够不上“语文教育家”。
但确实很意外,我基本没怎么听过(相信一线语文老师大多数没听)的叶开,竟然敢自称“语文教育家”?
叶开曾经编写“一个人的教材”,书名是《这才是中国最好的语文书》,这个“最”字句的使用,是不是和自封“语文教育家”一样,无需认证?
哪怕叶大作家拿了诺贝尔文学奖,也顶多算是语文从业者,或者语文教育者。叶大作家有中小学教师资格证吗?虽然我不断断定,但我表示怀疑。如果没有,一个行外人哪来胆量,何来资格,手持金鞭打向一个行业?
这和黄毅清冒充娱乐圈人士,天天揭明星们的老底,方舟子以农业、遗传学专家自居,为转基因保驾护航,再怎么劲爆,也不是那么地道。
第二点,关于“魔法语文”。我好奇去搜索了下“叶开魔法语文”这一关键词。显示出几十页有关“魔法语文”售书与课程的链接。诸如“秘笈等你领取”“让孩子迅速发现语文的乐趣”“莫言点赞和推荐”的宣传语不少。
这和那些“10分钟茅塞顿开、思若泉涌,3天脱胎换骨、文笔流畅,7天有‘模’有样、跃然纸上……靠作文上北大,创造‘作文神话’”的神一般的作文辅导课有什么区别?我同样表示怀疑。
而带有明显炒作性质的宣传,背后意味着什么,其实各位看客都懂。尤其是温文尔雅的曹文轩先生都被郑渊洁炮轰名为讲座、实为售书,以及被深挖其参编中学教材、个人作品入选中学课本和利益之间的牵扯。
基础教育集团化、产业化的今天,不必讳言,教育已经是暴利行业,教育是个吃不完的大蛋糕,无数家庭在为它添筹加码。别的行业人士垂涎,完全可以理解。
大学殿堂青灯枯坐,皓首穷经,文学领域青黄不接,作家不务正业,纷纷转行,也想来中小学领域捞一把,我们完全没有必要眼光异样,更没有必要道德绑架。
如果自己有几把刷子,真正研究了,可以算作“跨界打劫”,倒也光明正大;但要是对中学语文一无所知,或者知之皮毛,也想来浑水摸鱼,只能算是“跨界偷窃”,就不太光彩了。
当然,我希望叶开老师的“魔法语文”不是以上所言。“魔法语文”走进中小学课堂,如果孩子们不用被数理化压迫,如果不用升重点中学、考名牌大学,就凭他们对“哈利波特”“魔法学院”这些词的天生好感,从而感到新奇,是可以令人相信的。
事实上,仅仅激发孩子学语文的兴趣,大多数中学老师也可以做到,如果没有前面的几个“如果”。
但可以肯定的是,语文能力不可能通过“魔法”变出,也无法像“魔术”一样出来,充其量和刘谦的魔术一样,好看一点,但本质还是假的,最终不成为“魔影”或者“魔障”,就好。
因为稍有语文常识的人就知道,没有踏踏实实的阅读和写作,不管你是博导硕导,特级正高级,大作家大学者,哪怕你天花乱坠,舌绽莲花,都教不出真正的语文。
第三点,说说外界对中学语文教学的妖魔化误读。
脱离时代的发展现状,绕开大体制大背景,去对个体求全责备,严于律人,都是耍流氓的行为。
就好比要求建国初期的老师必须是大专生,就好比要求现在农村幼儿园的老师吹拉弹唱样样在行,就好比要求当今每个中学老师不看分数发展个性。
叶大作家的文章,可以看做是本人对中学语文界由来已久的仇视与批判(看叶开的过往文章,充斥对中学语文教学的敌意与不信赖),也是语文行外人歧视、误解与妖魔化中学语文的表象之一。不空前更不会绝后。
尤其是在教育毒鸡汤洗脑过后。“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最可怕的是一群不读书、没智慧的教师在拼命工作”,“中小学成为扼杀教育个性的刽子手”……
人们对中考高考的极度聚焦,无处散热,以及由此产生的全民性的教育焦虑,无法排遣,自然就会转移给身处其中负重前行的坚守者——中小学老师。
很久以来,中小学语文老师就被外界定位为抽背古代诗文、解读段落大意、分析中心思想的角儿,或者全组老师设计教学环节,包括每句台词,派一个长得可以普通话还地道的老师去表演一番的教育群落。
而说到教学创新、个性发展、思维开发,和你们这群中小学语文老师有几毛钱关系?
这有些类似于大学里,搞行政的看不起搞学问的,天天写除了自己没人看的狗屁论文,自费出版,浪费国家学术资源,还一个个标榜个性;搞学问的也看不起搞行政的:一天到晚不学无术,只会潜心钻研官场厚黑,溜须拍马,察言观色,迎合体制。
还有,在高考和高考作文这事上也是。大学专家教授瞧不起一线中学老师:一身匠气,照本宣科,教学模式化,天天研究应试招数;一线中学老师也看不惯大学专家:身在行外,外行指挥内行,自以为是,纸上谈兵,只会讲点教学理论。
下意识地,总觉得对方低人一等,自己就是高人一筹。彼此都觉得,与夏虫不可言冰。
实际上,中小学语文界,哪怕不是汪洋,也有一片大湖,足以颠覆任何一艘无所敬畏的大船小舟。
5
最后给几个建议,纯个人的。
第一,建议叶开先生的公众号摘了“语文教育家”的名头。
第二,建议叶开先生将令郎或令嫒领回家,像郑渊洁一样自己教。既然90%的语文老师是次品,中招率居高不下。
第三,建议汪老师包括所有语文老师谨记:下水有风险,游泳需谨慎。搞不好自己被淹还把同行拉下水。
第四,建议中学语文同行们,该怎么活怎么活,活出自己本来的样子,生活已然艰难,人生常有忧惧,别再被那些“回炉再造”的奇谈怪论惊扰了。
相关链接
相关链接:
冯风2019高考全国卷1下水作文
《》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