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地区的自然环境与农业生产课标分析本节课课标要求“运用地图简要评价某区域的地理位置”“在地形图上识别某区域的主要地形类型,并描述区域的地形特征”“运用地图与气候统计图表归纳某区域的气候特征”“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说出某区域的产业结构与产业布局特点”。区域的地理位置,决定了这个区域的基本地理特征。地形、气候、河流湖泊等自然要素构成了当地独特的自然环境特征,影响着人们的生产活动,尤其是农业生产。东北地区作为我国现代化程度最高、商品率最高的商品粮基地,离不开当地独特的自然环境和优越的社会经济条件。教材分析区域地理的学习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涉及区域位置、自然地理特征和人文地理特征,并要分析区域内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东北地区地处东北亚的核心位置,自然条件优越,水土资源配置和协调好,而且铁路网密集,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本节是中国区域地理省级区域的开始,也是代表,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引导学生进一步掌握学习区域地理的一般方法,为后面两章的学习做铺垫,并且有助于学生自学教材中没有介绍的区域。学情分析通过七年级的学习,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的描述地理位置的方法,能根据地形图和气候资料图归纳某地区的地形、气候特征。
知道分析影响农业生产的要素主要有地形、气候、土壤和水源。学生也掌握了一定的区域发展问题的分析能力地理气候特征的描述,因此能够根据地图和资料分析和概括出东北地区农业发展有利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合理化建议。但此阶段学生综合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仍有待提升,所以在问题设计上要注意循序渐进,环环相扣。如先明确东北的地理位置,再分析当地的自然环境特征,然后在此基础上分析当地的农业生产特点,这也是学习区域地理的一般方法。学习目标1.运用地图描述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及范围。2.根据东北地区地形图,识记主要的地形类型。3.根据东北地形图,描述东北地区的山河大势,归纳总结东北地区的地形特征。4.根据东北地区的气温和降水分布图,归纳总结东北地区的气候特征。5.结合东北地区的自然环境特征,分析东北地区农业生产的有利条件。6.归纳总结东北地区是我国最大商品粮基地的有利条件。教学方法资料分析法、探究法、读图分析法、自主学习、小组讨论法等。教学过程教学环节评价设计学生活动教师活动课堂导入播放丹顶鹤迁徙视频,学生回答丹顶鹤主要的繁殖地和栖息地在哪。引入本节课标题:东北地区的自然环境与农业生产。.【环节一】学生自主学习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和重要地理事物名称学生结合图文资料,通过填图的方式,自主学习东北地区的范围、地理位置,并识记重要地理事物名称。
小组统一答案,同桌俩俩指图加强记忆。给学生提供东北地区地形空白图,引导学生通过填图的方式,自主识记重要的地形区、山脉、河流名称及位置,为后面地形特征的学习做准备。【承转】了解了丹顶鹤的家乡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那哪里又有何独特的自然环境特征呢?请同学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完成合作探究一东北地区的自然环境特征【环节二】合作探究一:东北地区的自然环境特征【合作探究一】1.(1)思考为什么人们常用“山环水绕,沃野千里”来形容东北地区的山河大势?请说出依据“山环”的依据:“水绕”的依据:“沃野千里”的依据:(2)归纳总结东北地区的地形特征:2.读图总结东北地区气候最突出特点是什么,并分析其原因?给学生提供东北地区地形图,引导学生在图中识别重要的地形类型,归纳总结东北地区的地形特征。通过引导学生读漠河、大连气温曲线降水柱状图,判读东北气候类型和气候特征。进而归纳东北突出的气候特征,并根据我国一月份等温线图和干湿地区图分析其原因。【承转】丹顶鹤在向南迁徙途中,发现一个地理问题需要大家解答。我们知道水稻是一种喜湿热的作物,在我国南方普遍种植,为什么在较高纬度的东北仍可以大面积种植呢?东北不仅是我国重要的水稻产区,它被称为“中华粮仓”,当地农业生产有哪些特征呢?请同学们认真观看视频后,说出你印象最深的一两个特征。
【环节三】合作探究二:东北地区的农业生【合作探究二】东北地区的农业生产观看视频“中华粮仓”,了解东北地区农业生产特点及有利条件。结合三则材料,分析东北地区农业生产有利的自然条件,及其是我国最大商品量基地的社会经济条件。先自主阅读材料,勾画关键字词,明确答题方向后用地准备有关东北农业生产特点及有利条件的视频、文字材学生首先分析当地农业生产有利的自然条件,进而分析是我国最大商品粮基地有利的社会经济条件。教授学生根据材料.理术语组织语言。然后小组交流,组内统一完善答分析地理问题的方法:阅读材料抓关键字词—明确答题方向—用地理术语组织语言。【承转】东北地区目前是我国现代化程度最高、商品率最高的商品粮基地,给当地人民带来了丰厚的经济效益,人们再享受着稻花香你说丰年的喜悦时,丹顶鹤家族却陷入一片哀思。这是为什么呢【环节四】如何将东北农业生产与生态保护更好的结合起积极发言,且有道理的,每发言一次加一分。学生结合自己的已有经验,为东北地区农业生产与生态保护更好的结合在一起,出谋划策引导学生从实现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共赢的角度出发,为东北地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出谋划【小结】【环节五】达标检测完成达标检测题目。
学生讲解有疑问的题目。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当堂检测,组织学生解答疑【环节六】评价展示个人汇总本节课评价总分,以小组为单位汇总组员总分,评选出本节课超能战队小组和优秀个人。【课堂小结】借用习主席的话“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未来掌握在你们手中,希望重视生态保护,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念此刻能扎根在你们心中,中国梦,未来可期!【板书】.学情分析通过七年级的学习,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的描述地理位置的方法,能根据地形图和气候资料图归纳某地区的地形、气候特征。知道分析影响农业生产的要素主要有地形、气候、土壤和水源。学生也掌握了一定的区域发展问题的分析能力地理气候特征的描述,因此能够根据地图和资料分析出东北地区农业发展有利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些合理化建议。但此阶段学生综合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仍有待提升,所以在问题设计上要注意循序渐进,环环相扣。如先明确东北的地理位置,再分析当地的自然环境特征,然后在此基础上分析当地的农业生产特点,这也是学习区域地理的一般方法。效果分析从最终教学效果上来看,东北地区地理位置和地理事物名称的识记,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和同桌相互指图的方式,能够对照地图正确指出重要地理事物;通过对学生小组讨论过程的参与和询问,发现学生基本能够根据所给材料的引导得出正确结论;从课堂反馈的练习题目来看,正确率较高,且能够通过小组讨论解答疑难问题,因此本节课的知识目标和能力目标基本达成。
而坚持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贯穿课堂始终,最后的结课引用了********的讲话“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言辞有力、且内容新颖地对情感目标完成了升华。就课堂 气氛而言,活动要求清晰、评价明确,讨论问题贴近生活实际且有迹可循,因 此小组讨论比较热烈、充分,回答问题积极。希望通过经验的积累,课堂环节 的衔接和过渡能够更加连贯紧凑,教师对课堂的把控能够更加自信和有张力。 教材分析 地理的学习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涉及区域位置、自然地理特征和人文 地理特征,并要分析区域内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东北地区地处 东北亚的核心位置,自然条件优越,水土资源配置和协调好,而且铁路网密集, 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本节是中国区域地理省级区域的开始,也是代表,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引导学生进一步掌握学习区域地理的一般方法,为后面两 章的学习做铺垫,并且有助于学生自学教材中没有介绍的区域。 《东北地区的自然环境与农业生产》学案 【学习目标】 1.运用地图描述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及范围。 2.根据东北地区地形图,识记主要的地形类型。 3.根据东北地形图,描述东北地区的山河大势,归纳总结东北地区的地形特征。 4.根据东北地区的气温和降水分布图,归纳总结东北地区的气候特征。
5.结合东北地区的自然环境特征,分析东北地区农业生产的有利条件。 6.归纳总结东北地区是我国最大商品粮基地的有利条件。 .环节一:自主学习,小组核对,加强记忆 请阅读文本,填写并识记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范围和主要的地理事物名称 [目标1. 1.读课本24页图6-2,填写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及范围。 东北地区包括 ,简称“东北三省”。东北地区地处东北亚的核心位置,东、北两面与 隔海相望,战略地位十分重要。 2.结合课本26 页图6-6,填写地理事物名称。 河流:a 东北平原的组成:A平原B 平原 平原【评价】 请结合评价量规1,统计好本部分内容得分 评价量规 评价标准1.2 目标达成得分 能根据图文资料准确填写并识记,存在错误2处以内 能根据图文资料填写并识记大部分,存在错误6处以内 在他人帮助下填写出部分内容【课内探究】 环节二:小组讨论、班内展示、补充质疑 【合作探究一】东北地区的自然环境 [目标3. 1.(1)思考为什么人们常用“山环水绕,沃野千里”来形容东北地区的山河大势?请说出依据 “山环”的依据: “水绕”的依据: “沃野千里”的依据: (2)归纳总结东北地区的地形特征: 2.读图总结东北地区气候最突出特点是什么,并分析其原因? .我国干湿地区分布图 【评价】 请结合评价量规2 和课堂参与度,统计好本部分内容得分 评价量规 评价标准3.4 目标达成得分 结合图文资料,在组员帮助下能找到答案课堂参与度 评价标准 个人得分 【合作探究二】我国最大的商品粮基地[目标5. 东北地区长期以来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生产、粮食调运基地,素有中国“粮食市场稳 压器”之称。
请结合视频和下面三则材料,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完成下列问题。 我国1 月平均气温分布图 .材料一:东北地区农业机械装备程度不断提高,黑龙江垦区已经建成国家耕地规模最大、 机械化程度最高的国有农场群,农机装备和机械化作业率达到发达国家水平。代表世界先 进水平的数字遥感、信息农机设备也已开始在垦区应用。 材料二:东北地区地处东北亚的核心位置,区域内形成了四通八达的交通运输网,有 力地加强了东北地区的内外联系,促进了区域经济发展。 材料三:2019 年数据 1.请从自然地理角度,分析东北地区农业生产的有利条件。 2.请从社会经济角度,归纳总结东北地区是我国最大商品粮基地的有利条件: 【评价】 请结合评价量规3 和课堂参与度,统计好本部分内容得分 评价量规 评价标准5.6 目标达成得分 结合图文资料,准确表述并识记东北农业生产有利自然条件,及其是我国最大商品粮基地的社会经济条件。 结合图文资料,准确表述并识记大部分东北农业生产有利自然条件,及其是我国最大商品粮基地的社会经济条件。 结合图文资料,在组员帮助下能找到答案课堂参与度 评价标准 个人得分 积极参加小组讨论并主动发表意见【达标检测】 1.关于东北地区的地表结构,叙述正确的是( A.外围是山地和丘陵B.中间是广阔的平原 C.内部是黑龙江、乌苏里江、图们江和鸭绿江等流域低地 .D.地表结构大致呈半环状的三带 2.关于东北地区气候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B.南部的辽东半岛冬季较短C.冬季降雪较多,是我国降雪最多的地区 D.降水主要集中在夏季 3.近年来,我国政府积极鼓励农民种植大豆。
东北平原是我国大豆的主产区,其种植大豆 的有利条件是 黑土肥沃春季多雨水源充足 气象灾害少 夏季高温, 雨热同期 4.现在国家决定停止开发“北大荒”的原因是()A.粮食已经能够自给 B.没有人愿意到“北大荒”开垦土地 C.保护沼泽等湿地,改善生态环境 D.“北大荒”土地没有肥力 【评价】 评价标准 个人得分 每答对一题得1 【评价汇总】请先个人汇总本节课评价得分到表格中,再以小组为单位汇总组员总得分,评选出本节课 的“超能战队”。 量规得分 课堂参与得分 达标检测得分 评价总分 所属等级 本节课总分17 分,个人得分14 分,等级为A; 10—14 分,等级为B;个人得分<10 分,等级为C 课后反思 经历即收获,本次录课过程收获满满。回顾整个授课过程,其中不乏教学 设计的亮点,也有很多需要细细打磨可以更加完善和出彩的地方。 首先,从教学组织形式上来看,本节课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贯穿始终, 在此过程中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对识记性知识如东北地区的 地理位置和重要地理事物名称,学生结合图文资料,通过自学填图、组内核对 答案、同桌相互指图记忆的方式落实基础知识。对重难点知识东北地区自然环 境和农业生产的学习,给学生提供地图、图表、视频和文字材料,采用先自主 学习明确答题方向,后小组合作讨论,组内完善答案的形式,突破重难点,提 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沟通合作的能力。
该部分还有待加强的地方有, .要注意调动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在讨论过程中要多观察,及时获取反馈信息并 给予有效的指导;可以勇于尝试更多形式上的创新。 其次,从教学手段和教学技巧上来看,本节课采用情境教学法,跟随丹顶 鹤家族的迁徙和见闻学习东北地区的自然环境和农业生产,激发了学生的积极 性,提升了其课堂参与度。本节课以丹顶鹤迁徙视频导入,迅速攫住了学生注 意力,引入本节课课题。对东北地区农业生产学习,除了准备文字材料和图表, 中华粮仓的视频形象生动的介绍了当地农业生产特点和优势。通过观看视频提 炼地理信息,既有助于本堂课知识性目标的达成,又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和课 堂参与度。本部分需要改进的是,教学设计主线可以再清晰。寻找新颖的“教 学主线”,赋予地理课堂以“灵魂”,这也是今后教学工作中我需要改进和加 强。而在教学技巧上,语言表现力方面可再提高,课堂氛围可以更热烈,教态 可以更亲切自如。 最后,从最终教学效果上来看,东北地区地理位置和地理事物名称的识记, 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和同桌相互指图的方式,能够对照地图正确指出重要地理事 通过对学生小组讨论过程的参与和询问,发现学生基本能够根据所给材料的引导得出正确结论;从课堂反馈的练习题目来看,正确率较高,且能够通过小组 讨论解答疑难问题,因此本节课的知识目标和能力目标基本达成。
而坚持可持 续发展的理念贯穿课堂始终,最后的结课引用了********的讲话“绿水青 山就是金山银山”,言辞有力、且内容新颖地对情感目标完成了升华。就课堂 气氛而言,活动要求清晰、评价明确,讨论问题贴近生活实际且有迹可循,因 此小组讨论比较热烈、充分,回答问题积极。希望通过经验的积累,课堂环节 的衔接和过渡能够更加连贯紧凑,教师对课堂的把控能够更加自信和有张力。 课标分析 本节课课标要求“运用地图简要评价某区域的地理位置”“在地形图上识别某 区域的主要地形类型,并描述区域的地形特征”“运用地图与气候统计图表归纳 某区域的气候特征”“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说出某区域的产业结构与产业布局特 点”。区域的地理位置,决定了这个区域的基本地理特征。地形、气候、河流湖 泊等自然要素构成了当地独特的自然环境特征,影响着人们的生产活动,尤其 是农业生产。东北地区作为我国现代化程度最高、商品率最高的商品粮基地, 离不开当地独特的自然环境和优越的社会经济条件。
发表评论